全國咨詢熱線:022-27623466
    內頁banner調用電腦端1
    內頁banner調用電腦端2
    內頁banner調用電腦端3
    您的位置: 首頁 >> 儀器產品 >> 瀝青檢測儀器
    瀝青檢測儀器

    85型瀝青旋轉薄膜烘箱

    ZR_w3ZQ6g7oVBJ11RQ8ngxAks4c副本.jpg

    產品用途:

    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薄膜加熱后的質量損失,并可測定加熱殘留物的針入度、粘度、軟化點及延伸度等性質的變化,以評定瀝青耐老化性能。本儀器符合*JTJ0522000標準。本箱內膽采用不銹鋼。
    主要特點:

    1工作室為不銹鋼內膽。

    2智能數顯控溫儀自動控溫,測量精確,并具備誤差修正功能。

    3鼠籠風扇攪拌,控溫精確,裝樣關門后10min重新升溫直163℃。

    4新穎外觀。

    5內置式空氣壓縮機,噪聲低,不回油。

    6雙門設計,更安全。

    主要技術指標:

    1、工作溫度:163.0℃。
     2、控溫精度:0.5℃。
     3、轉盤轉速:(15±0.2)r/min。
     4、供氣量:(4000±200)ml。
     5、加熱功率:2KW。
     6、試樣瓶:8個,外徑:64.0mm 高 度:139.7mm 口徑:31.75mm
     7、外形尺寸:800x800x1250mm
     8、重量:146Kg
     9、電源電壓:AC220V/50HZV
     10、功率:2.5KW
     11、環境溫度:5~40℃
     12、環境濕度:≦85﹪

    結構簡介:
     1、總體安排:主體由薄鋼板構成,上半部是裝有雙重門的工作室,下半部是電器控制部分和機械減速傳動裝置,外表噴漆。
     2
    、觀察:工件室門是雙重形式,內層厚約30mm,外層厚約50mm,裝有方形玻璃觀察窗。在室內有照明燈,可以在測定進行時能方便地從外面看到室內狀態,溫度計從上部前面插入。
     3
    、加熱:加熱裝置在工作室底部,采用空氣自然對流法加熱空氣。通過上下和背后的風道均勻加熱工作室。
     4
    、保溫和控溫:工作室和箱殼之間是保溫層和風道,為使工作室內溫度不致外導而影響恒溫和恒溫靈敏度,保溫層內充填玻璃纖維,風道和工作室壁上噴高銀粉漆。控溫分粗細兩種,通過長轉換開關在0、1/3、2/3、1、三段中的轉換,改變電熱絲加熱功率獲得粗略的升溫和控溫。調整安裝在工作室上部的電接點溫度計觸點,獲得的工作溫度。
     5
    、工作室:工作室裝有可以放置四只瀝青盛樣皿的轉盤,由電機帶動。也可以取去轉盤,作為普通的恒溫箱使用。

    使用方法:

     1、電源設備:應在供電線路中裝有超負荷的保險裝置,供此箱。并具有良的接地裝置。
     2、校平烘箱:使轉盤在水平面上旋轉,旋轉時與水平面的傾角不得大于3度。
     3、溫度校正:
     A、裝上溫度計(溫度計水銀球底部距離轉盤項面約6.4mm)校對電接點溫度計至所需溫度163℃。
     B、關閉配電盤上所有開關,將電源插頭插上,打開電源開關。
     C、將3段轉換開關指向1的位置,待整個工作室溫度上升至所需溫度時(163℃)應檢查工作溫度計讀數,通過調整電接點溫度計觸點來獲得工作室的正確溫度。粗略估計163℃恒溫功率1300瓦,這時應把3段轉換開關指向2/3處(1600w)待整個工作室在電接點溫度計控制下,恒溫15min,既可進行瀝青薄膜測定。
     4、將盛有試樣的盛樣皿放置轉盤上,關閉烘箱,使轉盤旋轉,恒定烘箱溫度在163℃。
     5、在箱子運轉中,室內照明燈不要隨意啟開,以免影響工作室溫度的穩定。
     6、完畢后,必須切斷各個開關。
    操作規程:
     1、啟動電源,升溫時使用加熱“I”檔,并設定控溫儀至所需溫度,當欲達到所需溫度時,改變加熱“I”檔為“1/3”或“2/3”檔位,直至懸掛在烘箱內部的溫度計指示溫度為“163±0.5℃”。
     2、按試驗方法,稱取一定量瀝青試樣,裝入縮口試樣瓶,再均勻地安在轉盤上,當含有樣品的瓶不足8個時,也應將空瓶對稱裝上。
     3、啟動空氣壓縮機對烘箱供氣,當達到規定時間后,停止加熱,轉盤停轉,再開啟工作室門將瓶取出。

    注意事項:

     1、啟動轉盤,其轉數應控制在15±0.2轉/分鐘.
     2、恒溫控制在163±0.5℃,控溫儀數字顯示值與烘箱內溫度計指標值有微小差距,應以烘箱內溫度計值為準,如控溫儀顯示值與撥盤開關值不符時,可調節儀表后方旋鈕向“+”或“-”使之*。
     3、定期檢查減速箱內潤滑油情況。


    • 上一篇:
    • 下一篇: